Injective 與 21Shares ETF:透過質押獎勵解鎖受監管的 DeFi 存取權
Injective 與 21Shares ETF 發展簡介
加密貨幣市場正見證一項突破性的發展,由 Canary Capital 和 21Shares 提出的 Injective (INJ) ETF。這些申請代表了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傳統金融(TradFi)之間架起橋樑的重要一步,為零售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受監管的 Injective 代幣存取權。本文將探討這些 ETF 的細節、其獨特特性以及對更廣泛加密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
Canary Capital 和 21Shares 提交的 Injective ETF 申請
Canary Capital 和 21Shares 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申請,計劃推出以 Injective 為中心的 ETF。Canary Capital 的申請包括創新的 Canary Staked INJ ETF,這將成為美國首個基於質押的 ETF。該產品結合了對 Injective 代幣的價格敞口與質押獎勵,為投資者提供雙重收益。
同時,21Shares 提議推出一款 Injective ETF,該 ETF 將以安全的冷錢包存儲實體 INJ 代幣,確保直接的價格敞口並優先考慮資產安全性。這些申請突顯了機構對 DeFi 專注的數字資產日益增長的興趣,以及區塊鏈生態系統與受監管金融系統的整合。
質押型 ETF 的獨特之處
質押型 ETF,例如 Canary Staked INJ ETF,引入了一種嶄新的加密投資方式。與僅追蹤資產價格的傳統 ETF 不同,質押型 ETF 允許投資者獲得質押獎勵。質押是指鎖定代幣以支持區塊鏈運營,並因此獲得回報。這一功能消除了對於缺乏直接質押代幣專業知識的投資者的技術障礙。
通過結合價格敞口與質押獎勵,這些 ETF 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價值主張。它們吸引了尋求被動收入的加密愛好者以及尋求受監管 DeFi 資產存取權的傳統投資者。
Injective 的技術能力與生態系統增長
Injective 是一個專為去中心化金融應用設計的高性能 Layer 1 區塊鏈。它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能力,包括通過其委託權益證明(DPoS)共識機制每秒處理超過 25,000 筆交易的能力。這種可擴展性使 Injective 成為開發者和機構的理想選擇。
得益於與 Google Cloud 和 BitGo 等主要合作夥伴的合作,Injective 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擴展。這些合作增強了其可信度,並將其定位為 DeFi 領域的重要角色。此外,Injective 與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的整合進一步鞏固了其在 DeFi 與 TradFi 之間架起橋樑的角色。
監管發展與特拉華信託結構的角色
SEC 對於加密 ETF,特別是涉及質押的 ETF 的監管立場正在演變中。一些官員,例如 Hester Peirce,已呼籲對質押計劃及其與證券法的合規性提供更明確的指導。Canary Capital 在其 ETF 申請中使用特拉華信託結構,展示了有效應對監管環境的戰略方法。
特拉華信託結構為資產管理提供了穩健的法律框架,並且是 SEC 申請前的標準初步步驟。這一方法突顯了加密行業日益成熟,並與傳統金融監管保持一致。
與其他 Layer 1 區塊鏈 ETF 的比較
Injective ETF 是資產管理公司競相推出 Solana 和 Hedera 等替代 Layer 1 區塊鏈 ETF 的更廣泛趨勢的一部分。雖然這些區塊鏈提供了獨特的功能,但 Injective 專注於 DeFi 優化和質押獎勵,使其與眾不同。通過滿足零售和機構投資者的需求,Injective ETF 旨在在競爭激烈的加密 ETF 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市場情緒與對 INJ 代幣的影響
Injective ETF 申請的公告對 INJ 代幣的市場情緒產生了積極影響。儘管整體市場波動,INJ 價格表現出韌性,反映了投資者日益增長的信心。雖然價格趨勢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受監管 ETF 的推出預計將提升該代幣的吸引力和採用率。
DeFi 與傳統金融整合的未來
提議的 Injective ETF 標誌著 DeFi 與傳統金融整合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提供受監管的 DeFi 資產存取權,這些 ETF 降低了主流投資者的進入門檻。這一發展與全球加密 ETF 擴展的趨勢一致,預計將推動區塊鏈領域的採用和創新。
結論
Injective 和 21Shares 的 ETF 申請突顯了機構對 DeFi 專注的數字資產日益增長的興趣。通過結合價格敞口與質押獎勵,這些 ETF 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價值主張,彌合了 DeFi 與 TradFi 之間的差距。隨著監管環境的不斷演變,這些產品可能為區塊鏈生態系統在傳統金融市場中的更廣泛採用鋪平道路。投資者和加密愛好者應密切關注這些發展,因為它們有潛力重塑金融的未來。
相關推薦
查看更多